百年中行百年历史
中国银行
栏目多特蒙德重返胜利轨道,球队士气大增:史海寻踪(二)
类别多特蒙德重返胜利轨道,球队士气大增:人物篇--中国银行第一位巾帼名誉董事长
类别:人物篇
编者按:
中国银行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多特蒙德重返胜利轨道,球队士气大增,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从改革开放到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百年中行见证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走向复兴的伟大历程多特蒙德重返胜利轨道,球队士气大增!今天小编将陪您继续扬帆史海,纵论古今,一起探寻一起了解百年中行的厚重历史。
她,是新中国副总理多特蒙德重返胜利轨道,球队士气大增;
她,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她,是新中国第一位人民银行女行长;
她,是全国妇联主席;
她,是“母亲水窖”“春雷计划”的创始人;
她,是中行第一位巾帼名誉董事长陈慕华。
人物简介
陈慕华,1921年6月出生,浙江青田人。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读中学时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她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经济工作和妇女儿童工作的杰出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七届、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原副总理,原国务委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原主席、名誉主席,第三届中国绿化基金会理事会主席,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原会长。
1985年3月,陈慕华同志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党组书记。4月,兼任中国银行董事会名誉董事长。在此期间,陈慕华一心关注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她积极调研、建言献策,支持着中国的发展大计。
从延安少女到经济部长
少年时期,陈慕华接受进步思想,追求革命真理。七七事变后,全民抗战的形势激发了她抗日救国的热情。她从读中学时开始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她从国统区奔赴延安,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学习,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结业后留延安工作。
陈慕华(前排左二)参观韶山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1945年11月,她被派赴东北工作,后参加东北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慕华任东北铁路政治部宣传部宣传组(处)组长。
她坚决执行党的政策,制定宣传计划,组织整顿宣传队伍,做好群众性宣传工作。
1964年10月她任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三局副局长,多次出国参加经济援助工作,为中国援外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文化大革命”期间,陈慕华受到冲击,但她坚持原则,认真执行毛泽东、周恩来同志确定的援外方针政策,坚决抵制“四人帮”的倒行逆施,为维护国家信誉和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做了大量工作。
1971年4月起,陈慕华历任对外经济联络部副部长、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部长、党组书记。
1978年5月24日,陈慕华陪同邓小平在北京出席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举行的庆祝“非洲解放日”十五周年招待(左一为陈慕华)
她坚决执行中央对外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以经济促外交,努力争取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为破除帝国主义的经济和外交封锁、促进中国外交工作的发展和国际政治地位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2年3月,陈慕华任国务院副总理(1982年5月起为国务委员)兼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党组书记。
她团结部党组一班人克服困难,整合工作职能和干部资源,认真研究解决对外经贸事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1982年12月15日,陈慕华代表中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中国和土耳其政府1983年至1984年经济、工业和技术合作混合委员会协议纪要》(图为签字后,陈慕华和土耳其代表交换文本)
她坚定不移地贯彻对外开放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对外贸易、对外援助、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外国投资管理的业务融合和深入发展。她在改革开放初期为推动中国对外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共和国唯一央行女行长
中国银行唯一巾帼名誉董事长
1985年3月,陈慕华同志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党组书记。当时64岁的她倍感任务艰巨。
“经济越搞活,越需要银行这一经济杠杆。”上任时一句简短朴实的话语,开启了陈慕华走进人民银行的大门。
外界认为,陈慕华作为国务委员兼任央行行长,意味着国家对于中央银行地位的重视程度在提高。
“早些时候银行就是国家指令性计划的大‘出纳’,1984年1月1日银行机构真正发生了变化,但由于时间、经验的欠缺,中央银行和专业银行在职能划分上的关系还没完全调整好。货币发行量有些猛涨,物价上扬的情况有些明显。”陈慕华上任时就明确表示,“对此,必须强化中央银行的控制和调节职能,‘分灶吃饭’以搞活金融,调控信贷投放。”
陈慕华视察四川
1985年10月,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成果初显的基础上,提出了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论断,号召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对此,陈慕华提出,为了贯彻好“经济要稳定、改革要深化”的方针,央行必须做到“宏观管住、微观搞活、稳中求活”。
陈慕华会见摩洛哥宪政联盟主席
按照这个大方向,陈慕华两度改进国家综合信贷计划,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利用利率、存款准备金和中央银行贷款等手段来控制货币供给的新思路。
第一次是1986年,陈慕华带领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信贷资金管理方式,编制了国家综合信贷计划,以此确定金融宏观控制的目标。
第二次是1988年,陈慕华即将卸任央行行长,同时兼任中国银行董事会名誉董事长,她主持工作再度丰富了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在原来国家综合信贷计划、人民银行信贷计划和专业银行信贷计划的基础上,增加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贷计划。
陈慕华为中国银行题词
至此,我国初步尝试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并以信贷计划管理行事,经过这些尝试之后,陈慕华上任时面临的经济过热和信贷投放过大的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货币回笼情况良好,金融工作正逐步适应整个经济发展的需要。
同时她积极推动我国金融对外开放事业,扩大国际金融合作,促成我国成为亚洲开发银行的成员,提高了中国金融业在国际金融事务中的地位。
陈慕华出席亚行第十九届年会
她注重金融基础建设,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狠抓金融机构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建设。她注重人才培养,创办中国金融学院,支持和推进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的发展。她为加强金融宣传工作创办了《金融时报》。
她为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度晚年 壮心不已发“余热”
“春蕾计划”
1989年,在陈慕华的倡导、全国妇联的领导下,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起设立共和国历史上第一个旨在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女童重返校园的专项基金——“女童升学助学金”。
1992年,这一社会公益项目被正式定名为“春蕾计划”。
陈慕华和“春蕾计划”女娃娃在一起
陈慕华既是“春蕾计划”的倡导者,也是“春蕾计划”的捐助者。每年1月1日,她都是第一个捐款者。
她曾特意给家人与亲友立下了一个规矩,凡是有工作的人都要资助一个“春蕾计划”的贫困孩子。她和全家人每年至少资助13名延安女童,累计资助女童195人次。
她曾提议且率先捐款,设立“春蕾计划实用技术培训专项基金”,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女性人才资源开发,培养了一大批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
陈慕华和孩子在一起
中国银行担当社会责任,一直在全力支持陈慕华董事长倡导的“春蕾计划”公益项目。多年来,中国银行持续与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密切合作,通过“春蕾计划”定向帮扶陕西等地贫困女生完成高中学业。
2016年10月13日,中国银行私人银行组织客户参与“春蕾计划”活动,在陕西咸阳北四县长武中学开展了“中银私享-爱心荟”捐资助学活动,中国银行相关领导,陕西省当地妇联及受助学生参加了捐赠仪式。此次活动共支持21名优秀的贫困女童完成3年的高中学业。
中国银行积极参与“春蕾计划”
资助贫困女童完成学业、助飞梦想
今年,中国银行“公益中行”精准扶贫共享平台已经正式上线,中国银行将通过平台力量继续推动“春蕾计划”,用责任和爱心托起社会大家庭的希望,让春蕾女童感受到呵护与温暖,帮助她们坚定勤奋学习,回报社会的决心。
“母亲水窖”
2000年,陈慕华深入研究中国西部干旱地区缺水状况和妇联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的基本状况,带领有关人员进行充分论证,提出了紧密配合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组织实施“大地之爱?母亲水窖”工程的构想。
“大地之爱?母亲水窖”标志
陈慕华提出,不但要让缺水区的贫困母亲饮上水,而且要饮上洁净水,同时还要做好“水”的致富文章,做好“水”与其他帮扶工程整体推进、整村推进等工作。
正是由于陈慕华同志的倾心努力,“母亲水窖”公益项目才得以不断发展壮大,使这一公益项目成为造福西部贫困干旱地区群众的惠民工程。该项目受益面覆盖了陕西、广西、甘肃等15个省市,陈慕华既是“母亲水窖”工程的奠基者、创始者,更是热情参与者。
中国银行自2000年以来,积极投身到“大地之爱·母亲水窑”项目中,为“母亲水窖”工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奉献了一份爱心,为西部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006年6月全国妇联和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举办了“感动母亲——大地之爱母亲水窖五周年公益颁奖典礼”,中国银行获得“突出贡献奖”。
中国银行荣获“大地之爱.母亲水窖”公益项目
突出贡献奖
中国银行担当社会责任,为公益慈善事业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1年5月12日12时25分,陈慕华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她一生简朴,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国家,也成为新中国优秀女性的杰出代表,她对国家经济建设的竭尽全力、对民生事业的关怀,都将为后人所铭记。
中国银行将继续将她倡导的公益事业传承发扬,用我们的“公益中行”的力量,将扶贫公益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